首頁
要聞
政務
時政
市直
縣市區
鄉鎮
鄉村
企業
社會
訪談
專題
神韻隨州
外媒看隨州
教育
健康
文旅
視頻
圖片
金融
公眾號
客戶端
微信
微博
抖音
讀報
論壇
搜索
新聞熱線:0722-3318927
投稿郵箱:szrbs@21cn.com
首頁
隨州新聞
隨州縣市區
大洪山風景區
大洪山榔頭寨的傳說
分享到:
請用微信掃碼分享
發布時間:2021-2-10 09:19
來自: 隨州日報
字號:
小
中
大
打印
查看: 46227
大洪山故事
大洪山榔頭寨,古名為“狼頭寨”,位于大洪山核心景區洪山禪寺北面綠水村二組。這里是一處石景豐富的游覽地,是七千萬年前地質構造運動留下的杰作,到處怪石崢嶸,似人、若獸、像禽、如物,惟妙惟肖,栩栩如生。有的巨石高聳,岌岌可危;有的穹石林立,形態各異,“獨拔群峰外”。在榔頭寨東西的山脊上,分為前后兩組,每組為5至7根石柱,相對高度10至20米,直徑為3至6米,呈之字形排列,遠望如燈塔守衛森林。煙雨茫蒼蒼之際,欣賞起來更有意境。
在這條寨的盡頭有處小石林,一處處高聳的深灰色巖壁屹立在槭樹、青松、櫟樹林中,深秋時紅葉、青枝、灰石構成一幅色彩絢麗多姿的油畫,充滿了詩情畫意。
此處最有特色的要算那聳立于山脊上的一塊巨石,如黃山上的“猴子觀!。它孤零零,毫無依托,基底是一塊平整的石板,上面是由幾塊斷層明顯的巨石壘疊而成,似人工堆砌一般,高約10余米,遠遠望去,像一座半身人像,雙手合掌,如一位虔誠的和尚席地而坐,當地人取名“石和尚”。傳說,這石頭是洪山禪寺里的一個名叫善武的和尚所變。他為什么變成石和尚,這與善洪西天取經有關。
那年善洪自大洪山去西天取經,隨身帶了兩個徒弟。大徒弟善覺,二徒弟善武,二人都是武藝超群,力保師父去西天取經。
善覺聰明伶俐,足智多謀,很聽師父的教導。善武則不一樣,他一不遵守佛門九戒,二不服從師父教誨,在保師父去西天取經途中,不到一年,連傷二十一條性命,師父屢次勸說制止無效。進入大方國時,又因一點小誤會,他出手便結果了一位老人的性命。善洪遂將他逐回洪山寺。
善武回到洪山寺,當任住持了解情況后,罰他面壁三年,再聽處置。善武仗著身懷絕技,料寺里也不敢把他怎么樣,面壁期間竟偷偷下山私會。這事觸犯了大洪山的山規佛法,開山祖師慈忍大師顯圣點化于他,他也滿不在乎。慈忍祖師一氣之下,掀起一陣旋風,將善武卷至榔頭寨的一塊青石板上,讓他面西而跪,并在青石板上現出“自省三年再論”六個大字。善武還是不服,一扭一掙想脫離石板逃走,怎奈雙膝生根,怎么也站不起來。慈忍見此人實在無可救藥,為少生災禍,就將他長期釘在此石上。
自此,善武日曬夜露,風吹雨淋,年復一年,竟化成了雙膝跪地、雙手合十的石頭。后人便把這石頭叫石和尚了。久而久之,“石和尚”也成了榔頭寨的稱謂了。
善洪13年克服千難萬險,取回真經,得宋真宗召見,賜紫衣銀絹。善洪一生與大洪山結緣,后圓寂于大洪山。
大洪山榔頭寨野茶
詹桂華
八月中旬,好朋友去了香港,帶著大洪山榔頭寨野茶,參加香港國際茶展,名副其實的出口品質綠茶,一步一步地走向全世界。
榔頭寨野茶,當然產于大洪山的榔頭寨。榔頭寨,古名“狼頭寨”,這座山由于形狀像狼頭而得名。這里到處怪石崢嶸,似人,若獸,像禽,若物,惟妙惟肖,栩栩如生。有的巨石高聳,岌岌可危;有的穹石林立,形態各異。這地形地貌,野吧?海拔一千多米的高山,橫亙綿延于大洪山群山之中,山高霧大,云遮霧繞。一款好茶,需要的是優越的種植環境,講究天時地利。在國內,絕大多數名茶、優質茶都集中于北緯30°附近。安徽的鐵觀音、祁門紅茶、君山銀針、碧螺春、西湖龍井等傳統十大名茶中,有九種就產于此,因此,北緯30°被稱之為“名茶緯度”茶葉生產的黃金經緯度。地處北緯31°20′至31°41′的大洪山,環境自然得天獨厚。陽光光照是茶樹生存的首要條件,不能太強也不能太弱,因而高山往往會出好茶。大洪山榔頭寨,擁有大洪山群體的獨特氣象,一年四季,從溫度到濕度,特別有利于茶樹的生長。高山流水、高山湖泊以及基巖裂隙泉等眾多天然因素導致茶園時而布滿溫潤水汽,時而云開霧散、艷陽高照,榔頭寨茶園就這樣在雨霧中吸取靈氣,向日月星辰吸收養分,促使葉芽中芳香油的積聚,也使葉芽保持鮮嫩,才能制作出色香味俱佳的好茶。
中國綠茶的頂級名茶,大多在春季采摘制作,比如西湖龍井、信陽毛尖。最最頂級的綠茶,一定要在清明節前采摘制作,生長中的茶芽,最嫩最柔的時刻在春寒料峭的早春。所以,“明前茶”,稱為茶客們競相追捧的珍品。
榔頭寨野茶“龍芽”,便在明前采摘。
龍芽的采摘工藝,非常嚴格,必須精選茶葉初展時分,按照“一芽一葉”與“一芽二葉”的標準掐下中間的嫩芽。掐下的嫩芽屬于初迸的芽心。由于明前茶的珍貴難得,龍芽在采摘手法上自然也十分講究,手工采摘,先看芽頭是否飽滿,再看芽葉的長度是否與食指第二指節差不多,這樣用兩根手指輕輕地把芽尖往上一提,芽尖就輕松在手了,裝進簍中。采摘的過程中,不可心急,不能用指甲掐,也不可用手捏緊茶葉,不采對夾葉,不采鱗片葉,不采殘葉,放在簍中不可緊壓,時間也不可過長,避免龍芽破碎,也避免葉溫增高,由此可見,采摘龍芽是件辛苦而又疲累的事情。明前茶的采摘時期,一般最多只有半個月的時間,故云:“假忙除夕夜,真忙摘茶葉!睂Σ枞~公司而言,一年中最忙的時節莫過于此。
我打小幾歲還沒有茶樹高的時候,就幫忙表姐采茶,所以深知茶農的辛苦。采茶的工人大多是長崗鎮東莊畈村、青山村四五十歲的女性,每年這個時節,男子們大多外出務工了,她們就成為了采茶工人中的主力軍。她們總是披著晨露出發,踩著星星回家,沒有浪漫,沒有優雅。那雙手不會寫字,不會開車,不會敲鍵盤,甚至連智能手機屏幕都不會點擊,但可以在茶樹間飛舞,攥緊歲月的風霜,溫一壺生活的老酒。即便如此,一個眼明手快、動作熟練的女工,一天下來,也只能采到五六斤芽頭,一天站下來,腰酸背痛的。采茶如此的艱辛,所以沏一杯茶,茶杯里浸泡的不只是茶的色澤和香醇,更有采茶人的執著與渴望。
大洪山的榔頭寨,基本上還處于未開發的景區,茶園、山石、灌木,都處于最原始的形態。早春,我和先生去的時候,騎的摩托車,隨騎隨步行,想走就走,想停隨意停,清爽怡人的微風不管不顧地奉上一陣陣馥郁的茶香,清脆的鳥鳴伴著露珠垂落的滴答聲和行人窸窸窣窣的腳步聲,在寂靜的大山中無比悅耳。我是第一次去榔頭寨,不知道上了多少個坡,也不知道轉了多少道灣,才到達茶園深處。用手指捻起茶芽,只見茶樹上露水極重,枝頭新長出的芽尖含露顫動,最外圍的一小片嫩葉羞澀地綻放著,這樣的芽尖正是制作最頂級龍芽的原料。茶園里茶農正在忙碌,層疊如云的綠色中,茶農們戴著草帽,身上的棉衣更是五彩繽紛。這個茶園的茶樹,基本上都處于成年期,枝葉茂密,生長旺盛。一些茶樹在石林環繞的空地間挺直了腰桿向上生長,一面是奇形怪狀的石頭,一面是滿目蒼翠的茶樹。這就是大洪山榔頭寨野茶與其他茶園的區別,整個茶園的生長便是以茶石共生的奇景而出名。茶海石林相伴相生、纏纏綿綿。據說,茶石共生一片,茶味純正甘好,耐沖泡,含茶堿量低,喝后不影響睡眠,并富含黃酮類物質。
沉醉于眼前的茶海奇景,嚼上一片新鮮嫩葉,口齒間滿溢清新的茶香與微苦的澀感。在我看來,茶和石同生,風骨俊逸,其色、香皆得怪石之清雅。如果想象得更浪漫一些,茶與石更像一對癡纏千年的情侶,天生絕配。茶石共生的獨特環境,大洪山高山的孕育,造就了榔頭寨野茶口感上的優勢,口感更為鮮潤、淳樸、內斂。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大洪山地方名茶經過不斷的工藝改良,帶著希冀,一路歌唱,一路向前,走向香港國際茶展,走向全世界。
閑下來的時候,煮一杯榔頭寨野茶吧,把幸福泡在茶里,不消磨時光,不辜負親人給予我們的情意。茶湯里不僅有人生,還有茶香里那不為人知的喜歡和懂得。
為你,我已溫好了茶,待你從香港歸來!
(責任編輯:隋意 新聞熱線:0722-3318927)
上一篇:
大洪山成立蘭花協會
下一篇:
大洪山景區強化清明節禁鞭工作
視頻
更多
圖片
更多
多姿多彩 樂享“五一”
曾都區首屆企業職工運動會
謀大引強提能級 比學趕超促競進 ——隨州高新區重大項目建設側記
熱門
更多
曾都區首屆企業職工運動會
謀大引強提能級 比學趕超促競進 ——隨州高新區重大項目建設側記
五一假期快樂游
隨縣水政監察大隊:安全“不放假”巡查“不打烊”
國能長源隨州電廠項目按下建設“快進鍵”
隨州市“五一”商超銷售額超5264萬元
北郊教育黨總支開展青年教師紅色團建活動
曾都區市場監管局多措并舉開展知識產權宣傳周活動
隨州市委理論學習中心組舉行集中學習(擴大)會
返回頂部
積分 0, 距離下一級還需 積分
a片免费视频在线